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2-06-30 14:46

解读广播娱乐节目

  有幸作为评委参加广播文艺委员会举办的“2005年广播娱乐节目展示评估”工作,听了近200个广播娱乐节目。总体感受是既有喜,又有忧。
  广播娱乐节目比电视娱乐节目起步虽晚,但势头很猛。如今除文艺广播外,还扩及新闻、交通、经济、生活等广播,极大地拓展和强化了广播的娱乐功能,已成为广播中的一个时尚热潮,也成为现今社会休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种情况在客观上,这体现了一种社会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需要释放压力,放松心情,休闲消遣,娱怀取乐;加上这种节目形态“好吃不贵”,老幼咸宜。然而,电台出于时尚和创收的考虑,这类节目太多就难免良莠不分,一轰而上了。
  与广播实践的飞速发展相比,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就广播娱乐节目来说,涉及其中的界定、特征、要素、类别、手法及其某些带规律性的东西,需要从理论上加以解读。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做些初步探讨。
  娱乐,在词典上的解释是“使人快乐;消遣”。然而,“快乐”的涵义十分宽泛。在广播中,大多文艺节目都具有“使人快乐;消遣”的效果,例如优美、高雅的赏析性节目能给人以轻松、愉悦的美感享受,甚至悲剧也能“培养我们悲剧性的生的欢乐”(卢那察尔斯基语)。为此,作为一种特定的节目形态,以便于评估和研究,我认为,娱乐节目专指那类运用幽默的语言、游戏的方式和演艺的手段使人发笑的节目。
  1.可笑性。以笑为主要心理特征,这是广播娱乐节目的基本特征。广播娱乐节目要诱发人笑,它并不要求承担沉重、严肃的宣传与教育任务,但在娱怀取乐中若能使人在笑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则是应该倡导的,至少要求使人笑得无害。
  2.通俗性。广播娱乐节目属通俗文化、大众文化,面向社会最广大的民众。它所表达的多为人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内容,采用人们喜闻乐“听”的形式,而风趣、诙谐的语言也更适合百姓的审美乐趣,但通俗并不等于粗俗、庸俗、低俗。这涉及文明的导向。
  3.趣味性。趣味,就是“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征”。这也是广播娱乐节目的一个特征。然而,审美趣味“在性质上有健康与消极、高尚与鄙下之分。不健康的审美趣味往往使人无视美、歪曲美,甚至以丑为美”(王向峰主编《文艺美学辞典》,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5页)。我们的广播娱乐节目应该追求健康、高尚的审美趣味。
  4.时尚性。时尚即当时的风尚,也叫入时。它是某些时兴的事物、观念、语言、行为方式等在社会和群体成员中流行的过程(诸如彩铃、网络歌曲、“无厘头”搞笑等),是众人相互影响、彼此效仿的社会相符行为现象,是在社会允许范围内的一种社会性现象,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一时性集合现象。它具有使众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一种时髦的文化特征,也具有“快餐文化”来得快、去得快的一时性。当人们的需求在旧的习惯与常规下得不到满足时,那么,为人们所需的另一种新范式就可能打破固有的常规结构而形成新的习惯与常规,以适应人们的某些合理要求,满足人们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对社会时尚,我们既不盲目排斥,也不盲目追逐,更不能一味地为猎奇而盲目追求轰动效应(诸如传播道听途说的八卦“星”闻)。
  5.艺术性。幽默是一种笑的艺术。“幽默所要求的则是善于在有限与微小之中见出崇高、在滑稽与不完美中见出重大意义”(A.A.别利亚耶夫等主编:《美学辞典》,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553页)。诸如卓别林幽默的“含泪的笑”,这是很高的艺术境界,并非一般节目所能企及,但应该成为我们的一个美学追求。
  评估娱乐节目,首先看它是不是娱乐节目?诸如赏析性的文艺节目、知识性的文化生活节目、涉及严肃话题的评论节目,虽然也能给人以愉悦,但并不可笑,显然不属于广播娱乐节目,可以放在相应类别的节目中去评估,再如恐怖小说,它是广播小说类节目的一个变种,拓展了广播小说栏目的题材范围,为广播文艺增添了通俗文学的花色品种,它以恐怖的情节、惊险的故事与扣人的悬念见长,趣味性、可听性强,有一定的吸引力,适合不少听众的收听兴趣和消遣需求,但它可怖而不可乐,严格地说,也不属于广播娱乐节目。
  再者,看它导向有没有问题?健不健康?这次参评节目,虽然经过一定的筛选,但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容低俗、媚俗和表现失范等问题。
  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前提下,看它可不可笑?有些节目尽管讲的也是些笑话或幽默故事,但缺乏可笑性;此外,在语言表现上拘谨死板,主持人不善于“甩包袱”,甚至念稿的痕迹很重;还有些节目,听的人并不感到怎么好笑,主持人自己却笑得不可开交,使笑的效果大打折扣。节目如果做得一点都不可乐,那么,至少不是成功的娱乐节目。
  其一,幽默元素,包括幽默语言、诙谐音乐和滑稽音响。其中,以幽默语言为主,诙谐音乐和滑稽音响可以营造欢快、轻松的娱乐氛围(需要指出的是:有时,笑声音响配得太多太烂,其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其二,演艺手段,包括说唱、演唱、演戏以及影视喜剧录音剪辑等。演艺手段的介入,可以为广播娱乐节目增添娱乐成分和喜剧色彩。
  其三,游戏方式,包括竞赛、竞猜、竞答等。人们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生活中,需要获得精神上的放松和调节;同时,随着知识的快速更新,人们还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在益智游戏中,没有严格意义的那种竞赛的巨大压力和涉及名利得失的负面效果。在轻松的氛围里,参与者在自娱自乐的满足中获得快乐,旁听者也可以从中获得某些知识,并感受到参与者在娱乐中自然流露的那种童趣与本色。于是,以益智竞答和互动游戏为主的热线直播节目,就成为这些年来在广播中十分活跃的一种节目样式。
  广播娱乐节目根据这些要素在广播节目中的单独或综合运用,构成目前较为流行的几种广播娱乐节目形式,我把它大致归为5类:
  这类节目使人在饶有兴味的游戏中,获得一些有意思的知识,通过游戏活动体验到欢笑的愉快情感。与电视相比,广播娱乐节目的手段比较单一,不像电视可以运用许多视觉的表现手段。这类节目,基本上是选择题的一问一答,答对了给个奖。即使是选择题,这个题也不好出,出深了,听众不敢领教;出浅了,又有哄小孩儿玩的嫌疑。搞不好,不是形式单一、内容乏味,就是哗众取宠、格调不高。
  为此,这类节目在整体结构布局上,应着意于栏目形态的多样和风格定位的变化,并力求知识的多元性和娱乐的趣味性。在题目内容上,尽量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在题目编写上,善于选取有意思的角度;在栏目创意上,注重从艺术宝库中吸取营养;在游戏规则上,建立富于挑战的激励机制。
  这次参评的原创广播情景喜剧较多,最为可观的是浙江电台城市之声的《阿亮的烦恼生活》。它从开播至今已录制了500多集,每一集故事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系列,通过一个个日常生活的小故事,讲述生活的种种烦恼,让人在笑声中感悟平凡的生活道理。
  此外,根据《大话西游》以及冯小刚导演的《天下无贼》等贺岁片或发挥、或发展、或改编的广播娱乐节目,在这次参评节目中也有好几个。这些节目想象力丰富,发挥广播的声音特色,运用“无厘头”搞笑和夸张的表现手法,具有火爆的闹剧效果。
  这类节目的内容多为从笑话集中搜集而来,把一个个笑话或幽默故事加以串联而成。其中,也有突破常规的。如泰州经济广播的《狂人日记》,在众多零碎的小段子中,精选出一系列相同类型的,把它们揉碎重编,使之成为一个连续完整的故事系列,主持人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反串其中,加以幽默演绎,并用彩铃对节目加以串联,体现了主持人的创意和精巧的编辑构思。
  还有的娱乐节目不光是主持人自己说笑话,还带动听众参与制造“短信笑话”,娱己娱人,以收创造快乐、分享快乐之效。
  演艺,是娱乐节目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众多参评节目中,主持人多才多艺的展示,既增添了节目的娱乐特色,也丰富了广播娱乐节目的表现形式。山东台的《欢乐八方》中,主持人自己创作、自己录制广播相声,用以展现事态百象,既有歌颂又有讽刺,既有赞扬又有鞭挞;沈阳台的《戏说3·15》中,两位主持人(一位师从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另一位师从相声表演艺术家王志涛)融曲艺表演于广播娱乐节目中,以曲艺的方式戏说当今社会上的一些假冒伪劣商品。天津台的《幽默皮黄》中,两位主持人采用“说相声”的叙事方式将七出精彩京剧传统剧目中幽默场面自然地串联在一起,听来别有特色,妙趣横生。这些主持人具有扎实的曲艺基本功,为节目增色不少。
  天津台的《金“舌”狂舞——绕绕绕》,播放天津文艺台主持人自娱自乐举行绕口令大赛的现场实况。通过主持人说绕口令或成功或失败或搞笑的现场表演,既展示了主持人的语言技能,又达到与听众同乐的效果,娱乐气氛相当热烈,主持人生活化的本色流露使听众感到新奇有趣。
  除了主持人在节目中展示才艺外,还调动听众参与表演节目。在有的娱乐节目中,主持人设定了某个情景,由主持人和通过热线电话要求参与的听众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如《白蛇传》中的许仙和法海),临场加以即兴发挥,展示戏剧表演才能。
  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娱乐“星”闻。报道明星的演出动态和拍摄见闻,这倒尚可。若是热衷于炒作明星的私生活,说谁跟谁相好又离了,谁又跟谁在哪儿私会……这就把国家的主流媒体降格为被称作“狗仔队”的娱记小报的境地了。
  另一类是社会新闻。例如讽喻违背国家商标法的社会不良现象:某某电视广告展示——“苏丹红服装城不一般的红,来自苏丹的红。”“用我的一生点亮你的全身——本拉灯灯饰,不一般的灯,本拉灯!”“每逢佳节倍思亲,非典牌高级糕点,非常好吃,非常糕点!”
  新闻娱乐化,这是需要专门探讨的新课题:新闻究竟如何娱乐化?把娱乐功能拓展到新闻广播的什么范围?在新闻广播中如何把握开玩笑的“度”?真真假假地用蒙太奇手法还原新闻、演绎事件、延伸情节,乃至人为地制造现场的音响,这违不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如何在新闻娱乐化中保持应有的信息量?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
  以上仅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几种娱乐节目的形态,而不是它的全部。广播娱乐节目尚处于发展阶段,肯定还会有新的形式不断涌现。
  2.有所创新。诸如前述的主持人角色化表演广播情景系列喜剧;把众多零散的小段子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笑话系列;带动听众参与创作“短信笑话”;运用相声、评书的表演手法主持节目;设定情景,主持人与听众即兴表演,展示戏剧表演才能,等等。
  3.人才辈出。涌现一批优秀的娱乐节目主持人:他们幽默风趣,妙语连珠,能唱善演,多才多艺;他们机敏灵动,善于见缝插针、即兴发挥,语言简洁、明快而又流畅,点评到位;他们对现场节奏的掌握收放自如,张弛有度,波澜迭起;他们热情朴实,在节目中,与听众的关系融和,情感真诚,善解人意。这些人才十分难得。娱乐节目对主持人的素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人才是关键。
  在态度上,过于随意。有些主持人“一不采,二不编,拿起话筒聊大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忘了自己所处的位置、所肩负的职责。
  在认识上,以为娱乐节目十分容易,不就是逗逗乐嘛,怎么乐就怎么逗,可以不择手段,为所欲为。林语堂说:“幽默愈幽愈默愈好”。真正的幽默,一不靠恶作剧式的闹,二不靠浅薄轻浮的逗,突出体现在善意达观、超然物外及内庄外谐上。郭达对幽默的定义是;“把大家都想得到的东西说出来,用砸自己的方式说出来。”著名漫画家方成认为:“幽默是一种处世之道,是一种高级的文化,可以改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高明的取笑,可以不动声色,却能让人忍俊不禁,而不是靠外在的虚张声势。
  在自身素质上,除了社会责任感和导向意识外,还有对“度”的把握。主持娱乐节目,过瘟不行,过火了也不行。太文绉绉、拘谨死板,甚至一板一眼地念稿,根本出不来可乐的效果,但过犹不及。
  第五届金话筒奖获得者、原包头人民广播电台的李鸣,在谈及自己对娱乐节目的创作体会时说道:“娱乐节目的生命周期本来就短,要想延续节目的魅力,其内在的文化气息是节目的生命线。”“‘生命’不可能无限,文化和人的精神才能够无限延伸”。他的见解是深中肯綮的。
  广播娱乐节目,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之健康发展,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除了给予应有的文化关怀外,还必须完善自身的生存条件,娱乐节目主持人要加强自律,把握导向,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适合广大听众在这方面的社会需求。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明星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