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2-05-11 19:36

从《山海情》到《觉醒年代》:主旋律影视剧拍得越来越好看了?

  今年,一部讲述百年前新青年知识分子故事的主旋律影视剧《觉醒年代》走红,豆瓣11万人标记“看过”,评分9.3分,剧中角色和台词不断冲上热搜,在近期公布的白玉兰奖入围名单里获得8项提名。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将以《觉醒年代》为例,讨论这部出圈的主旋律影视剧在影视创作与宣传方面有哪些出彩的特点。
  影视剧中的主旋律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1987年3月,当时的广电部电影局提出“倡导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彼时的广电部部长孙家正的解释是“借用主旋律的概念,鼓励艺术家努力表现出反映社会进步主要潮流的时代精神”。[1]可以看到,主旋律的说法提出之时,就在强调进步、潮流和时代性。
  不过,在过去观众们的印象中,主旋律影视大多围绕宏大叙事展开,全景式的历史洪流、壮烈的英雄形象等,一定程度上框定了人们对于主旋律作品的想象,也影响了创作者和观众的选择。
  主旋律在题材上呈现多元的发展特征:有突出不同行业精神的,有展现老一辈人爱国主义和奋斗历史的,有讲民生扶贫的,也有反腐倡廉的……
  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主旋律题材打入到了更年轻的受众群体中。前两年的《大江大河》系列,今年先后播出的《山海情》《觉醒年代》,都突破了圈层,进入由年轻人占主流的社交媒体语境中,实现了口碑和热度的双丰收。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一段有海量的历史故事可以书写的时期,《觉醒年代》把落点放在了文化上,以《新青年》杂志为线索串联起所有的历史事件、人物与思想。
  书写青春是每个时代必不可少的,每一代的青春故事都承载着特定时代的精神气质,它们深入人心的程度总是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社会年轻人的价值追求。[3]而在《觉醒年代》里,这群青年人的成长历程,也正好贯穿了建党前后的求索过程。剧中角色没有那些直接的喊话、歌颂,而是先给观众演绎了一个个曲折的故事,蕴藏在故事里的观念,自然也就逐渐深入人心。
  随着国产影视剧类型片日益成熟,人物塑造的重点从观念纯粹和性格单一的扁平人物,向思想深度和美学价值更为突出的圆形人物转变。[4]脸谱化、扁平化、不真实,《觉醒年代》突破了这些常见的批评,构建了饱满立体的新青年群像。
  看着这些人的故事,同为年轻人的观众很容易置身其中,也产生和剧中人的情感连接,在网络媒介中分享解读和体验。
  过去一些历史主旋律剧,常常人为创造戏剧冲突,剧情逻辑不通,也没有吸引力。对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尹鸿教授在一篇分析中提到:“《觉醒年代》去掉了这种伪戏剧化,以人为中心写重大历史题材。”[6]
  讲历史故事的主旋律,不可避免要考量历史真实和艺术表达间的平衡处理。电视剧并非力求还原真实的纪录片,而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二次创作”。
  叙事聪明地保留了不少经典的历史桥段。《新青年》的创刊、《狂人日记》的完稿、蔡元培和辜鸿鸣的经典演讲,都得到了重现。
  观众的集体记忆被瞬间激活,还在弹幕和评论中找到了共鸣,用过集体记忆的连接形成了在线的情感共同体。
  社交网络相关讨论中,还有针对剧中大量饱含象征和隐喻意味的事物的解读。比如骆驼、蚂蚁、鸽子等动物意象,有些是为了情节之间的过渡,有些是对剧情发展的暗示,都有深刻的阐释空间。
  这种独特性还表现在一些“闲笔”的书写上。在鲁迅创作《狂人日记》的片段中,一个镜头给到了窗外的两棵枣树,这时,有些观众已经接收到了这个信号——“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是后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鲁迅名言之一。
  叙事之外,电视剧在视听上的美学表现,也是吸引观众的原因。剧中有很多经典的升格镜头和对比蒙太奇的使用,都被观众敏锐地捕捉。
  陈独秀送两个儿子去法国留学的告别场景,父亲目送孩子远去的目光中,穿插了数年后两个儿子被杀害时的画面。此处蒙太奇的呈现,成为网友提及频次最高的片段之一。
  抛开文本创作,在《觉醒年代》的宣发和传播上,全媒体的跟进也帮它触达了更多受众。除了在CCTV上星播出外,这部剧也上线了网络平台,并且在微博、抖音、B站等多个渠道铺开宣传,还有热搜话题及主流媒体的多方联动。播出期间,剧方上线了相关的人物特辑、后期纪录片来配合宣传。
  整体来看,宣传上的一连串行动加上作品的质量保障,也确实吸引了大批的年轻人。这些人在沉浸其中之后,很快成了“自来水”,开始以年轻人的方式来分享和解读文本,充分发挥受众在网络传播中的能动性。
  回顾过去这两年比较出圈的正剧,从《山海情》到《觉醒年代》,这些剧集扩大了主旋律的内涵和外延,让观众在获得了良好观剧体验的同时,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认知来看待主旋律题材。从创作趋势来看,接下来国内影视市场应该会迎来更多主旋律作品,如何在激烈的注意力竞争中取得优势,既要灵活运用新媒介的力量,也要回归对内容的尊重,听见观众真实的声音,并做出真诚的反馈。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