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3-11-23 22:53

无剧透影评:《流浪地球》拍出了刘慈欣的气韵

  。原著作者刘慈欣第一次看完成片后泪洒影厅,我看的那场很多观众也哭了(我假睫毛都哭掉了),可见电影不是那种只有特效缺乏灵魂的爽片。
  我同意刘慈欣的评价:“和以前的科幻相比,它并不逊色,还有很多我们中国人自己觉得很好看的东西。”
  公元2100年,太阳急速老化,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了自救,人类将国家、民族、宗教等一切矛盾统统搁置,组成联合政府,开启了名为“流浪地球”的逃亡计划: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驱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
  我想刘慈欣看完电影后为啥这么激动,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变成影像,但更大原因一定在于,《流浪地球》确实拍出了刘慈欣作品独有的气韵:那种“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的悲壮,以及非常宝贵的理想主义精神。
  当时该片导演郭帆有三个刘慈欣的小说可供选择改编,分别是《微》《超级星际》和《流浪地球》。这三个当中,《流浪地球》改编难度相对最小,最后被选中。“流浪地球”这个计划,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
  因为在郭帆看来,如果好莱坞来拍这类电影,解决方案估计是坐飞船移民全人类,但乡土情结浓厚的中国人哪里舍得抛下我们的生存家园地球去做宇宙的吉普赛人,所以即使逃难,也要带上地球妈妈。“与西方相比,其实中国人不太习惯仰望星空面朝大海,我们更多的是往下看,我们热爱脚下这片土地,我们更喜欢脚踏实地的生活,这跟我们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有关。”
  把地球变成一艘宇宙飞船,载着人类在茫茫无限中流浪,想想看,这是一幅多么具有想象力又多么苍凉悲壮的画面呀!除了刘慈欣我感觉其他人真的写不出这样的创意,而电影,将这个创意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画面。
  片中男主角刘启的绰号叫“刘户口”,我到片尾才意识到为啥会有这样一个外号,你把“启”字拆分一下就知道了。但这也是郭帆的一处用心,因为“户口”作为咱们独有的发明,某种程度上也与重视土地的价值观相联系。
  除了“流浪地球”这个计划,全片整体营造的氛围也很有末日气息,代入感非常强。这种末日气息不是像《后天》《2012》那种生死一线间的紧张刺激,而是一种侵入日常、让人看不到希望的感觉。
  因为片中的太阳系危机,地表气温已经降至零下八十多度,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移居地下城。而曾经我们生存的家园,现在已经面目全非,变成跟南极一样的冰天雪地。
  电影在构建这一画面时可以说有种非常“残忍”的还原,因为你能看到很多我们曾经非常熟悉的建筑被冻结了,比如央视新址、上海东方明珠、金茂大厦,还有电影中想象的2044年上海奥运大厦。
  因为地面已经白茫茫一片,所以城市、农村啥的也都没了区别,人们只能凭借GPS经纬度来定位自己所在位置曾经是哪个城市。片中你能看到像北京、上海、杭州这样的城市出现时有一个类似界碑的东西,提醒你曾经这里是中国最繁华的都市、是无数人生活的家。人们坐着运载车赶路时,导航会用红线标明曾经的行政区划,但在地面上就全是白花花一片。
  这些画面可能不像以前科幻片里山崩地裂、白宫陷落那样刺激,但其实给人的情感冲击力却更加强烈,因为会有种人还在但家没了的锥心刺痛。这也是影片反复强调的内核:守护我们的家园。
  这种悲壮的氛围,几乎存在于刘慈欣的每一部作品中,与之相依傍的,则是一种向死而生的理想主义精神。说白了,刘慈欣的小说会首先营造一个近乎绝望的环境和危机,在绝望中诞生一丝非常微弱的希望。这个希望可能在别人看来根本不可能存活,可能力量特别渺小,可能需要有极大的付出和牺牲,但总有人愿意会去相信和守护。这也是他的作品人文气息强烈、非常激励人心的一大原因。
  全片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坏人,敌对方几乎都是天灾,郭帆设定的人际关系是大家都能团结一致去解决问题,他也知道“现实中很难出现这样的情况”,但他希望如此。他希望观众看完这部影片后,彼此之间能够少一些争斗,少一些怀疑,多一些信任,多一些互助。
  影片也没有钢铁侠、尼奥这样的超级英雄,没有华丽炫目的科技、军事力量展示,虽然是硬科幻,但风格比较写实。最重要的是所有参与救援的都是一个个普通人,靠团结的力量完成。
  我看完电影后会联想起九八年抗洪、汶川地震这样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灾难事件,想起很多闪烁着人性光芒和温暖的人和事。《流浪地球》里的情感,大多数也是这样一种大爱无疆。(特别要提出的是,影片没有为了商业考量加入一些有的没的爱情戏,这一点简直太赞了!)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这种理想主义精神有点中二,或者太傻白甜圣母了,我猜电影上映后这一点可能也会成为一个争议。但我自己还是很被这样的态度打动的,就像片中有一句台词说的,希望是像珍珠一样宝贵的东西。
  作为国产硬科幻的试水之作,影片另一大优点是解决了国产科幻片的违和感。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因为一旦成片看起来假假的,整个故事就完全不成立。要想做好这一点,钱和技术当然是重要支撑,但其实更重要的是艺术处理手法,这里边的东西非常微妙,很有可能一个细节毁所有,比如航天员穿什么衣服、他们操作的电脑是全息投影的还是就是普通的电脑屏幕、角色们使用什么武器、要不要出现外国人、如果出现怎么进行语言沟通……
  郭帆自己也说:“如果我们把《钢铁侠》剧本翻译成中文,拿同样的钱和团队,只不过把演员换成中国人,整个故事还是不会成立。因为科幻片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属性,只有当这个国家有了一定的国力之后,才可能去拍科幻片。好莱坞拯救世界无所不能无所顾忌,但如果我们也这么拍,观众会怀疑:你们凭什么?是不是你们自己在意淫?”
  庆幸的是,《流浪地球》在这一点上做到了。反正我看的时候全程投入,没有觉得哪里很假或者很尴尬。能有这样的效果,首先还是在于影片从筹备之初起就做了非常详尽的世界观构建。主创团队做了一个长达100年的编年史,想象因为这次太阳危机,世界构成有什么变化。大到国家、法律是否还存在,法律有没有变化,小到普通人每天怎么吃喝拉撒,都要精心设计。在此基础上,才去写剧本。
  所以影片最终呈现出来的世界,既细致可感,又符合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没有什么很夸张和过分的地方。比如那个世界里人们都住在地下,地下空间是有限的,那谁能进去谁不能就得有一个标准,我这里先卖个关子,大家到时候去影院看就知道了。
  片中的地下城采用实景拍摄,挺有质感的。而且,我怀疑郭帆是不是从筹备开始就瞄准了春节档,因为故事发生的时间也是春节期间,很应景。地下城的节日氛围也很浓,有舞狮的、打麻将的、包饺子的,尽管世界已经那样了,但大家的心态还是很乐观的。
  最后想说,尽管这部影片的工程量可以说是巨大了,但导演居然还有心思抽空加入一些很幽默的点进去,也是很敬业了。其中一句反复出现的台词,极有可能成为观众看完片后津津乐道的一个点。我在这儿也不剧透了,大家还是去影院看吧哈哈。
  二、请在朋友圈分享本条推送内容,保留十分钟并将截图发送至艺绽后台。发送顺序分别为48、58、68、78、88的读者将每人获得2张《流浪地球》电影票。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