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3-12-17 22:21

怎样写影评?

  实际上写影评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看片时做好笔记,从笔记中寻找一个清晰集中的论题或者主题,展开来写影评。
  但写影评又很难,因为你要写的、你写出来所展现的其实是你。无论是写影评还是书评,亦或是小说、剧本,你落笔所写的都是你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在文章中,读者所见的既是电影,也是你。电影只是你接触这个世界的一个媒介;影评则是你看待的这个世界。一旦你的从众心理作祟,那么你很难找到自己的角度来写影评。这条准绳是你影评犀利的关键所在。
  在正式进入文章之前,先说一下电影的三个层次:1,美学层次,即故事、视听语言 2,人性主题 3,社会意义
  我们对于电影主题的研究从大到小,大致可以分为:存在(哲学)→人类→人性→区域(国家、社会)→种族(民族)→家庭→个人(人要奋斗、兄弟情、放下过去);对于时间、生死这样的主题,已经涉及到了哲学层面;大师级的编剧都是以小见大,关注个体,而更高层次的主题是依靠题材来表现。
  比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少年派的历练来展现哲学困境与存在主义;《拯救大兵瑞恩》以拯救小队来展现战争与人性;《星际穿越》以个体拯救人类来展现人类的命运。在这些电影中,奇幻、战争和科幻是题材,而故事出发点则是人。我们再拿一个纪录片《行星地球2》来说,视角是人类对地球的认知,展现的更宏观的主题的是人与自然如何相处。
  电影作为最年轻的艺术形式,但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建筑、服装、摄影等其他艺术的形式与结构。你自身的素质决定了你对电影中某些内容的敏感性,也决定了你带着哪些潜在问题去看电影。如果你是个音乐家或者造型师,那么你对于该片的配乐、人物造型就更具有话语权,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但也需要注意电影是如何呈现这些艺术,并有目的地强调、变换这些艺术的使用。这是一种比较。
  1,当你要写一篇影评时,反复、认真地观看这部电影是必不可少的,观影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是:①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面/片段 ②所产生的困惑
  这些困惑产生意味着你与这部电影开始了交流,于是演变出一些问题来,比如全片为什么以这幅画面结束?这部电影属于什么类型的片子,又有何区别?为什么这部电影中对于红色运用给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2,在反复观看后,你需要把你的困惑给记下来,同时还需要记下来的是故事内容和人物,其次是关键情节、场景、镜头、道具、服装、灯光、剪辑、配乐等表现形式。那些在你看来特别有感触的内容(往往是戏或者暗示主题的情节),更是重点中的重点。
  3,经过以上步骤后,接下来就是需要回顾和补充笔记,与此同时,你的影评的论据和主题就会自动浮现。比如说,作为一个编剧,他在观看电影的时候自然而然会留意故事结构,当把全故事的结构点给记下来后(拉片),大致能明白这部电影结构上是完美无瑕还是有些问题。笔记所记录的细节,是支撑你影评的重要论据,免于枯燥和笼统。
  既然是对电影的评论,了解电影是自然的,这一层面涉及剧作和呈现。所谓剧作,也就是编剧思路,所谓呈现,也就是所展现的视听语言。这两方面内容,任何一个点都可以引发出对电影探讨的不同角度。
  介于这两方面的内容涉及了大量的影视知识,这一点除非你主动去探索,否则很难深入地理解并表现在你的影评中。
  主题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这部电影外在故事讲什么?内在含义是什么?”想了解清楚这个问题,就会产生以下小问题:故事主角是谁?主角的命运揭示了什么?电影激发了你什么样的情感?这是个好故事吗?
  当你明确了这些问题后,你就要用具体情节和目标来印证你的思考。关于主题,在开篇已经提到了很多,我不敢说你能立刻理解,但可以肯定,随着你的阅历的增长,你看待事物的角度会与众不同并且具有意义。
  关于叙事,大致分为故事层面、情节、叙事,故事层面则是整部电影在讲什么;情节则是按照一定结构安排的一系列事件;叙事则通过谁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
  比如说《肖申克的救赎》,叙事则是以摩根·弗里曼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则是讲述的一个蒙冤入狱的人如何越狱,以阐述希望是个好东西;情节上则是用了常见的线性叙事,从主角入狱到监狱生活到出狱。
  角色承载主题,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在角色分析这一点,务必区分开真实人物、演员和角色三者之间的区别,如果你能观察到一部电影中,某个角色类型和建构的不同,你会体验到不同电影间类似角色的细微复杂之处。比如美国电影中大量英雄主义的电影,那么《勇敢的心》男主角和《钢铁侠》的男主角,他们有何不同呢?
  视角是电影、文学和视觉艺术通用的词汇,对于电影来说,这一点却特别重要,因为基本上电影都是以某种特定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如果说《肖申克的救赎》没有摩根·弗里曼这个角色,你的感觉会产生什么样的差别?
  场面调度一词来源于发语词,意思是“放入场景中的一切”,你所看到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引发一篇影评。比如说《异形》(1979)中,太空船里扭曲的走廊和主人公发现外星人卵时的神秘布景,都象征了其与女人和母性有关。
  关于这些客观存在电影里的内容,你要注意它们为什么重要和它们对于电影的意义。知乎上一大堆“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之类的文章,大多来源于此。这依然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但至于怎么发现,得靠你自身的判断了,想要发现更多,那么就多看多想多研究了。
  这一部分内容直接涉及到视听语言的分析,涉及到镜头/色调/构图(空间透视)/景深/变焦/运动镜头/手持/低机位/仰俯镜头/长镜头等等,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了解它们的含义。可以说构图与影像是一部电影是否具有生命力的特征之一,画面这种最原始最直观的表达是如何影响观影情绪的,是如何辅助角色塑造和故事表达的,这些都是需要花时间去研究的。
  如果你是学习美术或者编导的,那么你对此已经有一些基础了,如果你还没有这样的经验,那么只能购买一些相关书籍来看,并把学到的知识通过看电影去论证。你现在可以想一想,为甚《谍影重重》很好看?仅仅是故事错综复杂吗?可以再思考一下《花样年华》的镜头语言。
  在完成这方面的研究之后,你也可以适当地研究一下剪辑。外行看剪辑是个技术活,内行往往能通过一部电影看出一个剪辑师的编剧功底。当然,如果你对这一方面没兴趣就另说了,只是,你失去了一个给你的影片提供大量角度的宝藏。比如说《记忆碎片》,你看着觉得很酷,酷在哪里?如果你了解剪辑,你就明白为什么它被称之为“神剪辑”。
  声音这一块涉及到音效、主题歌曲、配乐、配音等方面,这一部分内容在影评中往往是用来点缀对于电影的理解。当然,如果你深入研究,你会发现配乐依然是有主题、有结构的。
  作者会根据电影在电影史的地位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挖掘电影。事实上,现在大量的影评是强调历史命题,但会体现历史意识。以史为鉴,这一点是十分好理解的。《阿凡达》的历史意义,我想这样的文章你们应该都有看过。《长城》对于张艺谋导演史的意义也是非凡的。
  关于电影史的另外一个方面,在于了解这部电影的故事背景、制作背景等材料,对于这些材料的掌握让容易让你了解影片所呈现的内容。
  民族电影指从文化和民族性格的角度来讨论电影。这一点不难理解,电影文化是通过相当数量的个体性来演化和获得理解。新世纪,中国各大导演均拍起来了“”,背后的文化困境、社会困境是什么?这些都是探讨一部电影的角度。对于一部印度电影来说,为什么他们那么喜欢歌舞元素,你是否有过了解?对于美国电影来说,大量的同性题材的电影出现,是什么因素在作用?如果说我们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换一个角度,或者说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这部电影。
  类型始终在变化发展,一般观众看电影会自觉把电影分为西部片、歌舞片、黑帮片、枪战片、动作片之类的,那么你知道《大白鲨》和《异形》是同一种类型的电影吗?如果你还不清楚,或者你想提高对类型的理解,可以看《救猫咪》一书,如果说你想对类型有着更高层次的理解,就需要自己研究了。比如说,研究特定类型下影片的结构、主题和风格。我印象极深的是徐皓峰在论述类型片是,认为有恐惧有救赎才能形成类型。你大可不必听一家之言,但你必须有自己的想法和信念。
  作者论已经变成写影片的标准策略,比如说“一部王家卫的电影”“一部李安的电影”“一部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一部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作者论为电影研究提供了基础,但也非绝对,因为编剧和剪辑师可能对电影的全貌和逻辑有更大的影像。
  所谓形式主义,即对电影故事结构、视听语言的分析,比如我就从镜头的运用角度来分析这部电影为何成功。形式主义往往成为作者论、电影史、类型分析的一部分,比如通过镜头的运用可以看出,这是一部“昆汀式的电影”。比如之前我谈到过昆汀的台词属于“无意义调性词”,其实也就是所,这就是昆汀的台词。就国内而言,也可以由“冯氏幽默”来做一个冯小刚导演的分析。
  这一点往大了说是、主义、信仰之类的,其实也可以指一个人的价值观,他对于家庭的忠贞或者说“文明就是进步”这样的观念。甚至有影片是从商业角度来分析《教父2》,类似的影片在知乎上也十分受欢迎。
  实际上意识形态的研究相当于社会的研究,在好莱坞有这样的土壤产生可以推动社会的电影,比如黑人运动与《为奴十二载》。实际上,国内具有相当一部分的处于萌芽状态,不过,最后死于雾霾。
  在自媒体极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成为一名影评人的门槛越来越低,只能你会写字、看得懂电影,那么基本上就具备成为一名影评人的条件。
  我们试着观察一下,在众多公众号、头条大V推送的文章中,其中评论的观点大部分相同,许多都是借着热映电影的名称来聊一个主题、聊人生感悟、聊心灵鸡汤,真正涉及电影专业的内容,如电影的摄影、场面调度、镜头运动、剪辑、声音、意识形态等等,真地少之又少。所以,对于这种来自不专业的影评人的观点,我是持保留态度的。
  其实啊,成为一名真正的影评人应该是有一定门槛的,古人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想要评论一部电影,你首先得有一定的阅片量,没有了比较的基础,怎知作品的好坏。
  其次,成为一名影评人,你必须得有一定的电影的专业知识才行,你需要了解的是电影的发展历史、术语知识、编剧理论、影评写作技巧,没有了这些专业知识,在写影评时很可能就会落于抓襟见肘,言之无物的尴尬之处,最终写出来的东西变得贻笑大方。
  这本书目前已经是第6版,作者有两位,一位名叫路易斯·贾内梯,他是美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和影评人,也是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学的荣誉教授。另一位名叫斯科特·艾曼,是美国著名作家、编辑,他曾经为约翰·福特撰写的生平传记《铸就传奇:约翰·福特的生命与时光》被《洛杉矶时报》提名为1999年的最佳图书,同时他也在新闻、评论、电视编剧领域屡获殊荣。
  这本书的内容涵括了电影从诞生之初一直到进入21世纪这一百余年间的发展历史,内容较为简明扼要,而且又带有丰富的细节,看起来没有枯燥的感觉。书中采取了每十年作为一个讲述单元的结构框架,讲述的范围包括了好莱坞电影、欧洲电影、亚洲电影以及各阶段一些重要的电影人物。
  书中有一个非常好的地方,作者在每一个章节之前都以互文的形式附上在这十年中世界社会文化所发生的大事年表,使读者更容易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气候,更能轻松掌握电影的发展脉络。
  书中的电影历史同样涵括了电影从初创之时到当前数字技术所领衔的3D电影时代,作者在书中加入了深度解析的部分,包括了电影行业的大事、经典电影场景分析、重要电影人介绍以及电影文化运动,可以说一部有着丰富细节的电影资料库。
  这本书的作者共有三位,都是大学的教授和学者,相比之下,这本书的内容也更偏向于理论化,更适合于电影理论知识深厚的读者学习使用。比如,在书中的第一章,作者就专门对电影史的研究方法与组织证据的方法作出专门的讨论,如果理论知识较为薄弱,看起来可能会有点吃力、枯燥。
  《认识电影》是电影入门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目前已经是第12版。这本书问世十余年来,始终是世界各地影视爱好者和专业院校的必备书籍。这本书的作者与《闪回:电影简史》一样,都是出自于路易斯·贾内梯之手。
  在本书中,作者从电影理论的典型视角出发,简明扼要地讲述了电影艺术的方方面面,包括了电影的摄影、场面调度、镜头运动、剪辑、声音、表演、编剧等等,可以说是了解电影的“百科全书”。全书的内容几乎都是围绕着电影评论中需要重点讨论的部分来叙述,每一个讲述的要点后还配有多幅精美的图片以及图片的书名,读起来较为轻松易懂。
  比如作者讲述了电影的摄影也可以像艺术史那样分成“绘画”和“线条”两种风格,“绘画”风格线条柔和、感性、浪漫,而“线条”则强调分明的线条,较不注重色彩和质感。作者在“绘画风格”上举到了《勇敢的心》的例子,这部作品的摄影便是用柔焦镜头和温暖的自然背光营造出浪漫的效果。与这相反,作者也举出了威廉·惠勒的战后作品《黄金时代》,其线条风格则是严峻,焦点清晰凌厉,这种强烈的线条风格与战后普遍弥漫着幻想、忧伤的氛围相似。
  除了导演之外,一部电影作品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于讲述故事的本身。这本《故事》讲的就是关于故事的创作原理,它自1997年初版以来,一直都是全世界编剧的必读经典书籍。
  《故事》讲述的不是塑造故事、剧本的模式化公式,在本书中,你找不到任何的速成套路,但它会给你讲述构成电影剧情的原理和潜在原则,当掌握了这些原理后,你就可以根据原理创造出独特的故事,而不是简单的复制别人的作品。
  比如,作家在《故事》中讲述了关于塑造一个主人公的原则,他说,主人公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人物,也可以是由二人、三人甚至多人来驱动。主人公不一定是人,可以是一个动物,而且这个主人公甚至可以在故事的中途更换,但无论怎样,主人公都必须具备一些标志性特质,如:
  这本书也同样是一本经典的编剧教程,也是作为编剧创作一本基本入门书籍。它的作者有两位,一位名叫肯·丹西格,他是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的老师,另一位名叫杰夫·拉什,是美国天普大学电影系的教授和硕士导师。
  传统的好莱坞电影往往采用三幕剧式的结构(three-act structure),每一幕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第一幕用来介绍人物以及前提,第二幕用来展开冲突和抗争,第三幕则是用来解除前提中出现的危机。在本书中,作者采用了先破后立的讲授方法,先是用了较大的篇幅来剖析传统三幕剧的结构、类型、角色、基调和叙事手法,再以极具针对性的方式来逐一加以改良和革新,打破传统的套路,比如作者建议可以在三幕剧式结构中减少一项,或者将科幻片混合恐怖片元素,在黑色电影里加入反讽的调料等。
  本书不仅适用于作为影评人的案头工具书,还适用于有志于成为编剧的创作者们,可以帮助创作者建立独居个性的编剧理念。
  与国内随处可见的电影评论相比,美国影评人写出的评论就显得更加的专业。这本书是美国最畅销的影评写作指导,作者蒂莫西·科里根是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英文系教授,同时也是电影学研究主任,在语言和电影学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底。
  本书除了介绍了电影类型、作者论、意识形态、形式主义等电影批评方法,提供主要的观察角度和专业术语外,还为读者提供了详实的写作技巧:从写观影笔记、搜集资料、开头、作出结论、找论据、遣词造句、修辞润色等。作者在每个章节后都提供了典型的例文作为参考,写作实用性相对较强。
  但是,由于本书是外文译文,在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不少书中附录的例文译文翻译得并不十分通畅,读来令人吃力,建议英文扎实的朋友可以找英文版一读。
  不久前,一位朋友问我,有哪一位影评人的文章值得用来研读学习,我一听,果断推荐了这本名为《刀与星辰》的影评集。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徐皓峰老师。徐皓峰老师本身就是一名作家及导演,曾经出版过纪实文学《逝去的武林》、《道士下山》、《武士会》等长篇小说,也是王家卫《一代宗师》的编剧及武术顾问之一。他在电影导演方面也是成绩斐然,2011年自编自导电影《倭寇的踪迹》入围威尼斯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金马奖等。2012年《箭士柳白猿》入围了第49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原创音乐、最佳动作设计等。
  徐皓峰的武侠世界独树一帜,没有上天入地,没有飞檐走壁,只有闪转腾挪间智慧与功力的对决,是告别特效、特技、舞蹈、吊威亚的真实武林。
  在这本《刀与星辰》中,影评涵括了《卧虎藏龙》、《十面埋伏》、《赤壁》、《放·逐》、《梅兰芳》等大作品。这些影评内涵丰富,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美学体系,绝对不像我们现在在自媒体上看到的所谓“影评”,而且文笔犀利、观点独到,值得深读。
  这本书出自于李星文之手。李星文是《北京青年报》的评论员,也是一位独立影评人。据说他白天正儿八经地写社论,晚上酣畅淋漓写影评,最初时是以剧评蜚声江湖,被人称作是“电视剧领域的百晓生”,后来才以影评快意江湖。
  这本《我的影评不撒谎》是李星文的影评合集,里边评论的电影超过200部。他的文章风格与徐皓锋老师截然不一,徐皓锋老师文字严谨、底蕴丰富,没有深厚的历史功底难以模仿,而李星文的文字则显得更加跳脱、更加自我、更加别致。比如李星文特别善于使用习语来总结归纳电影的特点,他观看冯小刚的《一九四二》后便用了一句“冰凉入骨,温暖入怀”来作为评论文章的标题,这句话曾经也成为经典语句,传颂一时。
  通常,我们谈到叙事电影时,多数是指古典叙事(classical narrative)。一旦你学会了辨认古典叙事结构,你就更能了解叙事方式的多样性。
  26. 你如何认识影片的叙事结构:有旁白吗?是否由剧中的角色来描述故事的旁白,也因此,他或她即是情节的组织者?
  28. 当你看到一部影片似乎在避免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或是在以一种不同于传统且令人困惑的方式讲述故事时,思考一下,电影是怎样组织情节和叙事的?
  32. 什么使他们具有了真实感?服装、对线. 如果他们看起来不线. 为什么他们试图看起来奇怪或不可思议?
  39. 如果是通过某些角色的视角来观看的,那么你对这些角色有什么了解?他们是否激进?这些角色是怀疑的、聪明的,还是彼此相爱的?
  59. 景框高度是否与摄影机与人、物的关系相符合?即,它们是否为水平视角,偏高或偏低?摄影机看起来是否处于一个奇怪的高度上,太高或者太低?
  60. 摄影机景框与空间和动作的关系是否看起来有些不平衡,即倾斜景框(scant frame)?如果是这样的线. 景框与对象之间保持了怎样的距离?电影是否使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中景或者全景?
  63. 是否在景框之外——也就是所谓的银幕外空间(off-screen space)——发生了重要的事件或传来了声音?
  73. 为什么在某部电影里定位镜头如此之少?是否因为场景以一个人物的特写开始或者发生在一个不熟悉的屋子里,因而很难说明一个动作发生在哪里?
  75. 为什么影片中的时间连续性以一种令人困惑的方式被中断?这里的剪辑是否使用了很多跳接(jump cut),也就是说一个连续的镜头突然被中断,画面跳到了新的人物或其他背景上,或是不同时间中的相同背景?
  76. 为什么影片中没有我们可认同的观点镜头?这是因为缺少了我们可以借以来认同某一角色视野的正/反打镜头吗?
  80. 在相连的影像中,人物的运动及方向是否一致,以产生出如视觉或心理上源于同一方向的效果?
  83. 在特定的场景或片段里,声音和画面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何揭示了电影中声音的目的、成就或者失败?
  87. 为什么人物的对话出现重复或是有些喃喃自语,并因此使得人物有些难以理解?除了帮助讲述故事外,对话是否还有其他意义?
  117. 如果你集中于单个场景或段落,那么声音、灯光和摄影机运动是如何与对故事情节的评论和支撑产生互动的?
  119. 在一部战争电影里,敌人是成群出现的,或摄影机使得他们看起来千人一面,这样做的意识形态是什么?
  122. 个人重要吗?家庭重要吗?电影是否直接明白地表达了其价值观及需求,二者都是有得有失吗?
  电影市场中“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现象,是专业视角和大众喜好不同所导致的。对此,大家早已见怪不怪了。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形象是一些电影虽然当时票房不高,但后来却口碑越来越好,最终成为了经典。
  >
  比如不断被人们推荐和重温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在它初登银幕时,票房仅有2800美元,也没有得奖。但这部电影却被大多数网友评为第一佳片,在随后的20几年间越来越火,简直就是好莱坞电影的一个奇迹。
  这段台词很多人倒背如流,它出自周星弛的电影《大话西游》。但此片在上映时根本不受待见,票房竟然不到20万元!后来喜欢它的网友将很多经典台词放到网上,渐渐流传开去,不断涌现的影评也推波助澜,把它解读出了后现代主义的意蕴,从而使这部电影在几年后开始受到大众的认可和追棒,继而被国人奉为华语电影中的经典之作。
  从这两部影片在大众认可度上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一部影片的接受度和喜爱度是会变化的,而这种变化的产生,影评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但是专业的影评,除了故事以外,还会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评判,比如电影发展史、意识形态、影像、声音、演员表演等等。
  当然,俗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电影也一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专业的影评并不是要统一大家对一部片子的评价,而是要为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让我们不至于错过好影片。
  可普通大众或者电影爱好者并不具备雄厚、系统的专业知识,那么如何才能写出有专业性的影评呢?不妨读一读《如何写影评》。
  《如何写影评》被誉为是一本与时俱进的书,因为它总是根据行业的发展变化增删内容,不断修订再版,如今已经是第8版。《如何写影评》对于入门读者只设定了一个条件:爱看电影。无论对于普通爱好者,还是专业人士,这都是一本短小精悍,通俗实用的写作指南。概括地来讲,要想写出专业的影评,需要做好三件事——
  如果只是作为娱乐消遣当然就比较随意了。但如果想写出一篇更有深意的影评,看电影还线 看电影之前,列出预设的问题
  要想加深对一件事物的理解,小到一个观点,大到一部电影,或者一本书籍,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进行思考。所以在观影之前,一定要对影片预设一些问题,然后带着这些疑问去观看,去思考。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他的切入点非常多,比如文学、音乐、舞蹈,甚至建筑以及技术在电影工业中的反映。因此,当你带着预设的问题去看电影时,就不只是跟着镜头走,跟着故事的发展脉络走,你会加入更多个人的思考。
  >
  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几乎囊括了当时港台最有实力的演员阵容,包括李连杰、张曼玉、章子怡等,但最终却票房惨淡。很多人认为此片讲述的故事莫名其妙,除了色彩运用以外一无是处。但专业影片却指出其中的武打场面采用了“定格”、“旋转”等新技法,很好地借鉴了《黑客帝国》当中的技术手法,做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和探索。
  任何一部电影,不管它表现的是家庭、战争还是种族冲突,其表现方式,以及为什么以此种方式来表现,原因都各不相同,这些都是可以在影评中大谈特谈的部分。
  电影的预期观众是什么(青少年还是知识分子,男人还是女人)?高成本的电影,是如何利用那些大制作的?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点,以及电影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列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总体来说,不必将预设问题这件事想得过得隆重,只要能把握住大众对此片的兴趣点,或者影片的独特之处,通常写出来的影评就不会太差。1.2 边看电影边做笔记
  可是看电影的过程中频繁做笔记,显然会干扰观影感受啊,搞不好还会错过更精彩、更重要的细节。所以作者指出,电影只看一遍就写影评的做法并不可取。理想状态是看一遍时,只记下电影中最打动你的地方,看第二遍时再开始详细认真的做笔记。具体到笔记的方法,为了不打断观景体验,缩略语必不可少(见下图)。
  比如,pov代表主视镜头/视点,或者ls代表远景/全景。由于这是一本美国人写的书,因此他的缩略语都是以英文字母表现的,我们作为中国人可以在记笔记时再发明一些方便自己的速记方法,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比如仰拍只写个“仰”,俯拍只写个“俯”。
  这些笔记和描述就是影评的初步素材。当一个作者看完电影以后,最好马上用速记的方式精确细致地描绘一下感受。这样在正直开始写时,文章的雏形和大概方向就出来了,而且因为有电影中的具体描写来支持观点,所以文章就特别有说服力。
  。我们主要来聊聊叙事。简单来说,电影的叙事风格可以从故事性的角度出发分为古典叙事和后古典叙事(或非传统叙事)。
  >
  比如:《卡萨布兰卡》就具有典型的古典叙事风格:影片由一个中心人心(里克)按照时间顺序来推动剧情,最终他与伊尔莎为了国家牺牲了自己的爱情。此外,还有很多电影采用了非传统叙事手法,他们游离于经典传统之外,讲述与众不同的故事,有意与传统对抗。比如王家卫的电影《春光乍泄》讲述了两个年轻男子离开香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漂泊游荡的故事。再比如《广岛之恋》同时讲述了一个女人的两段感情纠葛。
  非传统叙事的风格被那些看不懂的人当成是“自说自话”、“自以为是”,因则忽略了他作品的艺术性和探索性。
  即人物,比较好理解,这里都不多说了。视点这个词在电影、文学和视觉艺术中通用。它可以是无形的,比如心理上的和文化上的,也可以是有形的,比如孩子的视点就与大人明显不同。
  2.2、 场面调度场面调度包括灯光、服装、布景、演技,还有场景中的其他状况和角色,总结起来其实就是电影影像的所有特点。如果注意到这些,你的影评文章将更有看点。众所周知,服装可以更好地为塑造人物服务,比如詹姆斯·邦德经常穿燕尾服,而洛奇(由史泰龙扮演)却喜欢穿得越少越好。>
  光线可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大部分西部片都有明亮的外景,而警匪片里街巷却总是阴暗的。布景通常是由导演,美术指导和布景师共同完成的。最近被热议的表演类节目《我是演员》,总会在节目正式开始前,播放一些演职人员幕后的准备工作,这其中布景是重要的一环,甚至小到一个筐要不要,放在哪都要认真考虑,这表明电影对布景和角色给予了同样的重视。布景不但有助于故事的真实性,同时也会为情节发展服务,引导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比如在电影《异形》当中,太空船里扭曲的走廊和主人公发现外星人卵时的神秘布景都象征了其与女人和母性有关。
  也就是影片中颜色的风格特点。比如《绿野仙踪》当中,用黑白来表现堪萨斯州的现实生活,用彩色来表现仙境国度的奇特梦幻;伍边·埃伦的《变色龙》用有粗糙感的黑白色调使一部现代作品呈现出老纪录片的质感。2.3.2景框电影与戏剧的不同就在于摄影机决定了观众视野的边界,摄影师可以通过景框更好的表现电影要表现的信息。
  近些年来,手持摄影镜头被越来越多的采用,虽然摄影师扛着摄影机拍摄会让镜头有点晃(有些观众因为由此造成的晕眩感很不适应),却显得更为真实。
  另外,在《我不是药神》中,黄毛开车躲避公安机关的追捕,当他笑着回头看到警车被火车拦下时,镜头里出现了辆大车,紧接着一声巨响代替了画面……观众不用看也能知道发现了什么。这就是声音的表现力。总之充分利用电影元素,采用电影术语,不但能够让我们深入地了解电影的主题,而且也能帮助我们不断开辟全新的角度,加深对作品的解读。
  1、类型片根据形式和内容对电影进行分类,比如说歌舞篇、爱情片、公路片、科幻片、动画片等等。在评写电影类型的时候,寻找其中的异同非常重要,此外还包括这个类型有什么特点?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发生了哪些变化?等等。比如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末路狂花》表现了两个女人对抗父权社会的过程,它为公路电影开启了新方向。
  这里的作者通常是指导演或者片中的角色,比如主角、配角等。比如很多人在评写北野武、斯皮尔·伯格、王家卫、周星弛的电影时,除了对该部影片发表评论以外,还会从纵向结合这个人的作品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使读者更好的了解影片,甚至作者本人。>
  3、电影史历史方法常常被广泛使用,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电影及其制作条件的关系,比如不同时期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不同-电影与受众的关系,比如不同时期观众的审美水平、对电影的期许有何不同4、民族电影就是从文化和民族性格的角度,来讨论电影。5、形式主义主要是对电影风格和结构的表现形式做评论。比如一些事情或者场景在影片中“重复”出现的真正意味。《绿野仙踪》中堪萨斯的算命先生和奥兹国的巫师非常神似,解读这些要素为什么会重复出现,就可以将影片的主题不断深化。>
  6、 意识形态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国家在某一阶段所形成的价值观或价值倾向。以下6种方法来自电影批评中主要的意识形态学派,可以为理解电影提供更多参考: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