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2-06-12 18:54

2020陕西编导艺考生必读:陕西省2020播音编导类专业统考备考指导说明

  播音编导类专业统一考试是国家教育考试的组成部分,着重考查考生是否达到普通高等学校播音编导类专业招生的基本要求,为高等学校选拔播音编导类专业人才提供基本依据。
  在备考文艺常识,分镜头脚本创作,材料分析,编写故事这四个考试科目时,不要仅仅关注文学播音编导类的统考考察范围,尤其是最终准备参加编导艺考名校校考的播音编导类艺考生,更要注重有限的备考时间分配及备考内容定位,仅仅被统考所“统领”,无法高效兼顾校考考察,是极为不科学的备考思路。2020编导名校的艺考生,切记不要被某些“先过统考再说”“统考与校考要求不兼容”等歪理邪说言论所误导,否则,统考过后你将无力改变被校考边缘化的命运。影向主讲老师建议,文学艺术常识的科目备考要同时兼顾点、线、面、体的知识的构建。校考内容重视知识结构的考察,统考重点是结构中常识知识点线考察,有些考题涉及部分知识网络试题,但是较少,换言之,校考在文学及艺术素养考察方面100%涵盖各地省级统/联考的文学艺术常识考察。编导艺考生或家长要学会识别“统考与校考不一样”,“先过统考才能备战校考”“只有本省的培训机构才能辅导好统考内容”等等仅仅为了招生而枉顾客观,背离事实的误导言论。
  2017-2019年本科合格分数线年陕西编导统考合格分数线年陕西编导统考合格分数线年陕西编导统考合格分数线
  本科合格分数占当年总分(150分)的47%-56%,近三年合格线有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文化课基础及格的编导艺考生,专业备考稍加努力即可过关。
  B、作为节目主持人,要增强创新能力,提升文化素养,探索主持风格,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独树一帜。
  (2019)电视剧《延禧攻略》以引导式的营销策略和反套路的故事叙述弓丨起了巨大社会反响,该剧在以下哪个平家首播( )
  对于各个类型及专题的知识点要烂熟于心,这里所指的熟练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一个是与知识点有关的信息(知识背景)要有所认识了解,甚至理解,否则同一个知识点不同命题,不熟练的考生未必能知道答案;另一个是,记忆的科学性,不应该是仅对知识点,甚至知识点机械地死记硬背,应该采用背景式记忆法,至少要明白一个知识点所关联的线索与背景是什么。
  比如:聂隐娘 ,背后是唐传奇,唐传奇是古代小说新的一种样式,吸纳较早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创作精华,继承了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新阶段小说体式。唐传奇是文言短篇小说,直接影响并成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文言短篇小说顶峰之作《聊斋志异》。
  比如,简要分析小说《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历史价值。分析的要点就是寻找作用关系:如宏观层面上,与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异同,重点谈谈与小说《金瓶梅》的关系,《红楼梦》是如何在继承中变革的。微观层面上,要谈人物的塑造与之前的作品有哪些升级,整体作品的思想走向又是如何超越前者陈规的等等。
  B、李安——《色·戒》——改编自张爱玲小说《色戒》C、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王朔小说《阳光灿烂的日子》D、冯小刚——《我不是潘金莲》——改编自刘震云小说《我不是潘金莲》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 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1) 结合原作主题思想,展开合理想象;(2) 有一定的情节思维;(3) 运用视听语言,丰富内涵,增强表现力。
  古诗词分镜头改变的考察,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就是古诗词的赏析能力,至少把题目中所给出的古诗作品理解透彻。对于古诗词的分析与理解是编导艺考生高中的必修课程,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础语文赏析能力【关于诗歌赏析见下文】。第二个就是把这个诗歌改编成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题、情节、结构都不要求太复杂,换言之,故事的改编仅仅为分镜头的视听形象能力提供依据。
  景别: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它代表在不同距离观看被拍摄的对象。能根据要求反映对象的整体或突出局部。
  镜头运用:包括有摄像机拍摄时镜头的运动技巧,如推、拉、摇、移、跟等,以及镜头画面的组合技巧,还有仰拍、俯拍、平拍等。
  画面内容:用文字阐述所拍摄的具体画面。为了阐述方便,推、拉、摇、移、跟筹拍摄技巧也在这一栏中与具体画面结合在一起加以说明。
  在文学的王国里,诗是最先降生的。追溯中国诗的源头,最初的诗并没有独立的形式,是那种“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式的诗乐舞三位一体状。到了后来,由“杭育杭育”演化而来的双音节诗逐渐发展为四言、五言、七言、格律、自由体,经历了《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五四新诗,发展到今天这等辉煌的模样。整个西方文学几乎就是从伟大的荷马史诗开始的,在后来漫长的岁月里,它又循着心灵的轨迹,走到了现代的《荒原》。在中西方文学中,诗歌所体现着的是一道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
  诗从何处来?孟浩然雪中骑驴寻诗,诗思就在风雪中的驴背上,李贺也成天骑着一头跛驴四处寻诗,得了好句就装进锦囊里,陆游入蜀途中骑驴过剑门时曾经自问:“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过剑门。”当然这并不是说诗与驴有必然联系,倒是诗人们骑驴畅游天地间,感物而生情,情挚而为诗,说明了诗自情中来。也就是说,诗歌最大的特征是抒情。
  从诗前的小序中我们知道,这首诗是诗人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欣然命笔写下的。千百年来,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连小小的血吸虫病也对付不了,只落得“千村薜荔”、“万户萧疏”,一片荒凉的景象。只有推翻了旧世界,人民才改天换地,送走了瘟神。作为一位人民领袖,看到他领导的国家发生了如此变化,自然是心情激荡。诗中洋溢着的便是这悲哀之情、痛苦之情、欢乐之情、胜利之情。
  郭沫若曾把诗人高涨的情感比作波浪,他说:“大波大浪的洪涛便成为雄浑’的诗,便成为屈子的《离骚》,蔡文姬的《胡茄十八拍》、李杜的歌行、但丁的《神曲》、弥尔敦的《失乐园》、歌德的《浮士德》。小波小浪的涟漪便成为冲淡’的诗,便成为周代的《国风》,王维的绝诗,日本古诗人西行上人与芭蕉的歌句,泰戈尔的《新月集》。”当情不可遏止的时侯,诗人甚至可以进入柏拉图所说的“迷狂”状态,赤着脚在石子路上走来走去,甚至率性倒在地上,用脸真切地去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受她的拥抱。这情,就融进了《地球,我的母亲》。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我国灿烂的古文化中,诗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奠基石。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涛歌中,我们看到,情是诗的直接表现对象,成为诗的灵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伤时感世之情;“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是哀伤民生之情;“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死去原知万事字,但悲不见九州同”,是忠勇爱国之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羁旅思乡之情;“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是愁妇怀夫之情。同样,走出国度,漫游于世界诗歌海洋,叩动我们心弦的,仍然是那的绝响。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诗集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在古老的恒河之畔深情放歌:“来吧!晨风唤我亲如兄长,我飞身跃人你的怀中……扬帆渡越浩瀚的天海——呵,太阳,携带我启航!”这是人与自然相交相融的热烈礼赞;“当生命凋零,来吧,化作慈爱的甘霖。当甜美告罄,来吧,化作喜乐的芳醴。”这是逆境与痛苦中的深情吟诵。
  开现代派诗风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一部《恶之花》唱尽了人间的无边痛苦:“大钟在悲鸣,冒着烟气的柴薪,用假声伴奏伤风的钟摆之声”,钟的悲鸣正是苦闷而忧伤的人的悲鸣;“美啊?你那地狱的神圣的眼光,把善行和罪恶混合着倾注出来”,“美啊,你踏着死尸前进,对死者嘲讽”,唱出的是对永恒理想的真切渴望之情。从这一句句、一行行美妙的诗句中,我们捕捉到的是诗人们那一颗颗怦然跳动、情真意切的心。诗情是心血浇灌的鲜花,情之所致而为诗,情系诗魂为好诗,无情,则不能为诗。
  诗歌抒情,但不是空喊,它的情化作诗中优美的意象、高妙的境界表现出来,化作诗中和谐的韵律、动听的悦音表现出来,因而意境美、语言美又是诗歌最富魅力的特征。这就是说,诗人的审美情感要寻找一种符号载体表现出来,而用语言构筑的意象、意境正是这诗人主体精神的艺术象征。所以,诗人写景,往往是借景抒情,“化景物为情思”。
  玉阶白露,庭寒夜深,下帘望月,月色朦胧,一幅清冷的秋夜望月图。全诗都在写景,无一字言怨,而隐然幽怨之意见于言外。
  遗民泪尽胡尘,哭之已久;望王师又是一年,盼之更切。这里写人而意却不在于人,而在于以“遗民”的“泪尽”与“南望”之人之事来抒陷之痛心和复土之渴望。
  《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就是说诗歌因抒情而绮丽华美。这绮丽华美就来自它情景交融的意象意境美和抑扬顿挫的语言格律美。
  应故人之邀,来到绿树青山环抱的农舍,面对着谷场菜园摆上家鸡田黍,把酒间扯着桑麻的话题,相约着重阳佳节再来把酒赏菊,多么恬静悠然的田园风光!多么令人陶醉的农家之乐!当你厌倦了都市的喧嚣和官场的奔波,来到这僻静的农家小院“把酒话桑麻”,自会别有一番人生感慨。平淡无奇的句子,浑然天成的意象,让人从中感受着农家情事的淳朴和友谊交情的真挚,品味出世外桃园的意味,沉浸在“心远地自偏”的超妙境界之中。同时,在它的五言律诗的严谨格律中,对偶的工整,平仄的严谨,章句的整齐,韵律的和谐,更使人在音节铿锵、抑扬顿挫中感受到语言的音乐美。
  诗歌长于抒情,当然也可以叙事,但即使是叙事诗也是诗人在满怀地歌唱一个故事,如汉乐府《焦仲卿妻》、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长恨歌》等,在叙事中突出的是对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同情,是由听琵琶曲而勾起的失意情怀,是对一场帝王的生死之恋的复杂的“长恨”之情。西方诗歌从荷马史诗起就奠定了长篇叙事诗的传统,而且许多戏剧都是用诗句的形式写成的。由此可以看到中西方诗歌传统的不同。
  对于外国诗歌的欣赏,往往存在着语言的隔膜。语言的音乐美是诗歌的重要特征,诗歌一经翻译,往往不能让人品到其“原汁原味”,这不能不说是诗歌欣赏的一大遗憾。【节选自《影向编导艺考教程》】
  纪录片《创新中国》于2018年1月22日起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创新中国》是世界首部利用人工智能模拟人声完成配音的大型纪录片,解说全程运用人工智能配音,在信 息技术的支持下,已故著名配音演员李易的声音得以“重现”。
  2018年11月7日,新华社联合搜狗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全球首个“AI 合成主播”。“AI合成主播”运用了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克隆”出 与真人主播同样具有播报能力的“分身”。此项技术不仅在全球AI合成领域实现了创新和 突破,也在新闻领域开创了实时音视频与AI真人形象合成的先河。
  “AI合成主播”通过提取真人主播在新闻播报视频中的声音、唇形、表情、孕作等特 征,运用语音、唇形、表情合成以及深度学习等技术联合建模训练而成。主 在曰常报道中可提升电视新闻的制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可快速生成 新闻视频,提高报道时效和质量。
  著名学者、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尤瓦尔·赫拉利在“2033年美国各职业被人工智能 替代概率一览表”中预测,播音员、主持人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概率仅为0.1,在所列举的七 百多个职业中排第171位(排位由低到高),与物理学家、化学家持平。
  产生偏题跑题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对题目的分析理解不透彻、不准确。比如说,没有抓住题目的重点,或者是没有理解题目文字的表述。对于没有抓住题目重点的现象,关键是在审题时要更加认真;对于不易理解的题目,一方面是认真思考以便向准确的意义靠近,另一方面,如果题目本身的表述不易理解,或者是题目涉及的内容超出自己的知识领域,那么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来谈个人对于这个题目的理解,只要能够说出道理来,一样能够赢得主考老师的赞同。
  新颖,是事物具有生命力的表现。缺少了新鲜感,事物对人的吸引力就会减小,给人留下的印象也不会深刻。比如说, “温故而知新”这个题目,人们一般都将其理解为人在温习旧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新知识,这个理解似乎就显得平常了一些。这句话还可以理解为人们要在温习旧有知识的过程中有新的收获,这种理解可以给人以启发:人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要在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一些不为人所重视的东西。
  实际上,当我们有了创新意识以后,在阐释一些问题的时候才有可能做到文思如泉涌,评述时才有更强烈的播讲愿望,否则,那些陈旧过时的观点和事例连你自己的兴趣都调动不起来,又怎能引起主考老师足够的注意和获得好的评价呢?
  不少考生在评述时一会儿说这个观点,一会儿说那个观点,甚至于若干个观点之间还产生了矛盾。这样,几分钟下来,不仅主考老师没听明白你在说什么,有时连你自己也不明白自己想要说什么和说了些什么,结果使人一头雾水。
  对此,考生应该明确确定评述的主论点,然后围绕主论点分设两三个分论点,需要注意的是,主论点和分论点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特别是不能自相矛盾。思路清晰,才有可能从容应对。
  有时,考生在评述过程中所持的观点是正确的,细听其每一部分的论述也是有道理的,可是,从整体上来看,有些论述缺少全盘的规划,特别是缺乏整体顺序的安排。
  比如说,人们在分析一个现象的时候,往往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进行的。如果还没有把存在的问题说清楚,马上就开始分析问题,那么听众往往不知道说话人到底在说什么事情。有时,考生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并且对此进行了大段的说明,可是描述了半天却没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会给人结构不完整和目的不明确的感觉。因此,考生一定要安排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梳理出一个完整清晰的结构顺序来。
  要求考生扣住题目编写一个有一定思想内涵、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的故事,构思应新颖巧妙,故事结构要完整。不少于800字。
  故事结构要完整,不是难题。编导考生平时训练的基本内容就是,把一个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经营好。
  影向主讲老师给2020编导艺考生的学习建议:深度认识故事结构并掌握使结构完整的训练方法就是认线部剧情片。
  西南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考试专业。1.报考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安徽、重庆、云南、贵州、四川五省考生以及报考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湖北、北京、重庆、云南、贵州、四川六省考...
  编导类专业是按文化成绩总分排序审录,文化成绩总分相同时,比较专业成绩总分,如专业成绩相同,则依次比较语文、外语成绩确定考生位次。考生总分排序规则为:按合成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合成总分相同时...
  《招生考试之友》2013No11《招生考试之友》2013No11-21期专业目录补充说明(一)原公布“美术类省统考”合格考生,现调整为“校考合格的文理科考生方可填报,按成绩综合排序择优录取”计划数为文理科总...
  2017年陕西省高考艺术类统考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五)省内院校(不含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的美术类专业录取统一使用统考成绩,音乐类、舞蹈类专业录取统一使用联考成绩,不再组织校考。省外院校...
  截至下午3点,考生报考最大的热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已经有8000多考生报名,但该专业只招收55人,平均下来,约155个学生竞争一个名额...
  外省录取人数不超过专业15%,取消播音表演专业三试!1、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影视配音)、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礼仪文化)、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英汉双语播音)、播音与主持艺术...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娱乐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