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2-04-20 01:57

48关于看客的热闹

  以前,在新闻上看到有一个女生迫于压力,最后跳楼身亡。本来是一个令人心痛和惋惜的悲剧,但让人感到震惊、愤怒、荒唐、无力的是,竟然有围观者在楼下面带笑容、鼓掌加油。
  在自我主义的价值观下,看到突发事件的人们(也包括我),首先想到的是猎奇心理,如果这事和自己无关,那便大可放下心来看戏。有趣的是,我们看戏也是没有代入感的,传统戏曲看的是身段、唱腔,真正的票友早已熟稔剧情,只是在褃节儿处看演员的功力,等着叫好,或者喝倒彩。里边人物的命运,反而因为脸谱、行头、表演的程式化变得“陌生化”。在中国戏剧中,高度规范化的表演,根本不会让观众产生现实的幻觉,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我们在看戏的过程中,不善于激发同理心,反而将悲剧用于消费,这成为看客的心理基础。如同那些人争着听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相对于鲁迅笔下看客的麻木,这些看客在言语和行动上更加激进甚至粗俗,俗称网络键盘侠。记得以前读书期间,老师教的东西和课本上的知识,一般大都说社会的美好,或者说要多发现社会的美,我觉得是没有错的。极善就一定会有现实中的极恶,不仅仅要让学生和孩子看到世界多么美好,而且还要看过世界的残忍之后仍旧热爱生命和生活,而不是只是自以为活在一个理想国。
  以前,我不知道什么是吃瓜群众,于是被旁边的小伙伴笑话,说:小杨,你这个逗比,竟然这么落伍,连吃瓜群众都不知道。我表示茫然,后来通过网络查询才了解到什么是吃瓜群众!
  好久前流行的一个词叫“吃瓜群众”,据“百度百科”解释,“吃瓜群众”不仅体现在生活状态上,更是一种心态,他们身份卑微又追求认可,他们寻求“存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这样的人群,在目前的国内网民中,占据绝大多数的比例。微信上还专门推出一个微动表情,来讽刺以“围观者”和“看客”为代表的这样一个“吃瓜”群体。【摘自百度百科】
  对吃瓜群众而言,他们喜欢自己的状态,并放大其对社会的作用,宣称“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人们争先恐后、有意无意地用此微动表情互相调侃。一般来说,大众的流行文化折射出群众的内在需求,“吃瓜群众”热门的背后,极大地反映了大众内心厌恶虚伪冷漠,追求的迫切需求。我相信大多数都接受过基础教育,都应该知道鲁迅笔下的“看客”,知道“国民劣根性”是乍回事,怎么就不知不觉地入了戏呢?看客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任何时候,都不乏吃人血馒头的人。
  常常看到电视新闻说,哪个人被骗十几万;少女在路上被不法分子强行拉上车却没有人上前帮助;老人昏倒在地却没人敢扶起;快递小哥好心帮助老人却被坑……如此种种不同的人和事,给了我很多思考。
  网络直播、微博、微信、QQ上的动态,包括最近很火爆的抖音,快手。让很多最新事件第一时间被转发和关注,但很多时候,吃瓜群众也只是捕风捉影、雾里看花。起哄也好,抨击也摆,人们很少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去分析,仅是抱着看戏的心态去参与而已。比如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疯传的王宝强和马蓉离婚事件而言,吃瓜群众一股脑地抨击马蓉和宋喆,很少去细究背后的,也很少能反思,别人的绯闻,是否会给我们的爱情观带来警醒?
  不过,新闻是新闻,终究是少部分人的真实体验;那么,在平凡人当中,那些看似鸡毛蒜皮的事,是否也能引起我们的反思呢?
  当然“看客出手”意味着风险,而“趋利避害”则是动物的天性。试问现在在屏幕面前批评“看客”的大家,当你在现场,你真的确定你会出手相助吗?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扶老人”都成了一种“富有”的代名词,说明“出手相助”的风险和成本在增加。相信世纪二十年前,大家对“扶老人”应该还不会有什么恐惧,为什么现在却恐惧了呢?因为“讹诈”,甚至还成功呢!
  而且我记得,当初读高中的时候,网络上许多的媒体都对此类事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导致对人性重新进行了思考。为什么看客们不敢见义勇为?因为见义勇为不仅意味着自己可能受伤甚至丧命,甚至还可能有“牢狱之灾”,还有可能导致自己经济上受到损失!
  比如,某某明星离婚了,网络上的各种猜测的新闻也是扑面而来……有的甚至从当年的夫妻闹到了法庭,于是便有许多的看客也充当了律师,展开了激烈的评论和谩骂。每次看到评论,理智客观的想法实在太少,大多数的毫无理由的责骂……有些言语简直粗俗不堪!
  一个稍微客观、理智、头脑清醒的人都会知道,恋爱是双向选择,婚姻更是两个人的事。强扭的瓜不甜,选择和谁结婚,和谁睡一张床,和谁共度余生,都是两个人共同参与的结果。两个人一起过日子,谁都是全对?谁都是全错?既然是自己的选择,那么接受选择的结果,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你选对了,生活幸福;你选错了,该分手分手,该离婚离婚,哪有许多的废话和指责?
  记得前几天看过一个新闻,一段拍摄于北京地铁十号线的视频近期在QQ热点报道,一个年轻男子不断对两名女孩进行辱骂,并抢夺女孩手机,且在列车停靠时,将其中一位女孩用力推出车门,报道上说,两名女孩为地铁扫码者,男子当时正在玩游戏,因为两名女孩要求扫码的行为打扰了他,所以瞬间爆粗口。
  有许多网友将这位公然辱骂女孩的男子称之为“渣男”,因为,面对势单力薄的两位女孩,男子的爆粗口有失风范。而“渣男”言语之龌龊,着实令人难以招架。当然,也有一些公众在深思,当视频曝光后,人们指责“渣男”的同时,也对“渣男”旁边的“看客们”袖手旁观表示难以理解。看客,历来都是中国人爱看热闹的俗称。在任何一个人群围观的场合,如果不加制止,我们多会看到人群会越聚越多。时常在警方办案的现场,也会听到警方说,都别围观了,没事了,快点散了散了。
  那么,在这个事件中,我们期待看客们出手,看客出手的结果会是什么?和“渣男”骂成一团还是和“渣男”直接开战?任何一种方式在看客看来,都会徒增自己的烦恼和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造就了更多人愿意当看客,因为,这是短期内麻烦最小化的处理方式。所以慢慢的,社会也正是在看客的心理作用下一步步走向缺乏互信,走向冷漠,人们多不愿意出手制止不法、不义和不公行为,社会便会迈向违法不断、正义缺失和公正难寻的境地,此时,人人皆是受害者。
  在地铁“渣男”辱骂女孩事件中,在没有一个人首先站出来的情况下,其他人都在观望。而更多时候,大家都在期待第一个站出来的人,只可惜,在众人都期待第一个人站出来时,最终,没有一个人主动站出来。那么,到底是乘客们甘愿充当看客,还是“见义勇为”的代价太高?高到很多人都承受不了。许多网友对“渣男”的行径义愤填膺,恨不得直接对着荧屏狠揍“渣男”,这和在场的乘客们无人制止形成鲜明对比。
  也许你会想,在很多不公事件中,都是网友很热心,路人很冷漠,莫非网友不上街,或是路人不上网?其实,问题不在于网友的愤慨和乘客的冷漠之间有反差,而在于在网上表达愤怒和表达对“渣男”的指责终究没有多少后顾之忧,反而会让网友或者朋友觉得自己很正直,很有侠者风范。但在现场,直接站出来的代价却不是每个人可以承受,可能会让自己承担代价,比如自己受伤,或者受到威胁,甚至有些场合人生还不安全。当然这种想法也不知道我小杨说的对不对,可能不太合理……
  我记得以前听说过一句话:有人挨饿,不要求你把粮食分给他,但你可以做到不吧唧嘴;有人摔倒了一身泥,不要求你必须扶她起来,但你一定不要笑。
  事实是,那只是警方执法时的纪录照片,而是否有罪,还要等待法庭决定。正如有一句话所说:“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他们隔岸观火,却把火光当烟花,视若过节;他们看到溺水者,却把水花当喷泉,拍手叫好。
  比起,这些起哄的人,更愿意相信听说的、更丑陋的、更热闹的。在最近发生的“刘强东事件”中,很多人选择性失忆了,几乎忘记了他以前的功劳:忘了刘强东“十大慈善家”的称号,忘记了刘强东不知道寄予了多少人的帮助,创造了十几万的就业岗位,也忘记了他捐钱帮助养老,教育等事业,忘记了刘强东给自己员工提供了同行业最好的住宿环境……还有很多的善事没有被报道出来!
  我突然想起了以前的一句话,你对别人做了十次好事,别人可能会记得感谢你;但一旦你做了一件让他不满意的事情,他会深深了记住这件事,同时还会忘记你以前所付出的善意。而这就是人性,虽然小杨我现在这个年龄还不足以谈论人性,可是人性有时候就是很丑陋的!
  我叫潇湘剑雨,是个性格内向的程序员,喜欢研究Android技术,写点开源项目和封装一些开源库。业余时间,爱好看书写作,录制音频,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欢迎查看我的博客或者个人站点。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娱乐动态